岗位外包,通常是通过第三方专业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员派遣去到企业方去工作的员工。岗位外包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已经运用的越来越普遍,国内企业最常见的就是IT行业的岗位外包。

第一是弹性的增补人员:
一个项目在立项和开发测试阶段是需要大量的IT人员的,一旦完成了用户需求,正式的投产使用后,仅仅需要少量的开发运维人员支持软件运行即可,所以使用外包是节约人力、提交效率的很好的方式。
第二是提交专业化能力:
对于腾讯、阿里巴巴等这种互联网软件公司,核心当然是IT。但是对于一些类似于金融、媒体、重工业等企业,他们的重点不在于IT技术上,只需要一个方便快捷的软件去支持其企业运作即可,于是他们就只需要去专业的软件公司采购软件与技术服务即可。采购软件的话,通常也需要进行一些个性化的定制,于是就产生了驻场技术支持的外包人员;购买IT技术服务给本公司进行需求开发,也就产生了行业内所谓的“贩卖人头”的软件外包公司。
以上是外包的两个比较大的好处,但是外包对于甲方来说也存在一些风险:

第一是信息泄露的风险:
譬如,国内很多的金融企业大量采购IT外包服务(当然业务岗也有很多外包人员,在此不提),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但是很难做到100%的安全,特别是很多信息安全服务都是采购的企业。
当然甲方人员也存在发生信息安全泄露的风险,而且这种事件也都是有的,但是相比之下,乙方人员通常流动性更高一点,大家普遍还是认为甲方人员对于自己公司有更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所以会更加重视信息安全的保护。
第二是持续性服务的风险:
由于乙方人员是暂时性的在甲方公司服务,不论是采购的现成的软件还是购买的技术服务,因为不是甲方人员开发的,通常外包人员一旦离厂之后,甲方自身的IT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去处理可能会发生的IT问题,这就给软件持续性服务带来比较大的风险。也因此,项目后期,很多甲方都愿意或者主动的要求乙方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成为甲方正式人员,乙方人员追求稳定的工作,甲方看中乙方的熟练的服务能力,于是外包转正是甲乙双方一拍即合。

国内外包岗位人员的现状:
当然对于每一位员工而言,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状态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但是行业内还是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第一是过劳问题:
外包人员属于A公司,但是在B公司工作,于是就造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局面。对于外包公司的销售而言,有时候做出一些夸张的承诺,最后承担苦果就是这些在甲方现场的外包人员,在完成甲方的需求前,疯狂加班的外包人员都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太阳吧。
另外,IT对于服务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很多软件是要求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一旦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出来解决,相信很多外包人员都有这样的精力,半夜三点钟手机响了,是甲方公司传来的告警,尽管再困,还是要起来处理问题。

第二是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工作地点不稳定、工作范围不稳定,譬如在上海你一会可能在张江高科工作,一会又去漕河泾开发区工作,在大城市租房换房成本很大,于是很多有家室的程序员通常都不再愿意从事外包岗位。
最后,因为每年源源不断的大学毕业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导致很多软件外包公司毫无忌惮的压榨员工,所以整个IT外包行业仍旧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但是随着整个国家转型发展,相信不论是甲方企业和乙方企业,都会更加的重视员工福祉,也会慢慢的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