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热线:
4006-971-972
010-56057650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Tel:
400-803-2671
Web:
www.jingeasy.com.cn
Email:
easy002@jingeasy.com.cn
推荐新闻 / NEWS More

HR宝典——“员工调岗被拒绝怎么办?”调岗常见9大问题解答

日期: 2023-04-06
浏览次数: 1

用人单位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经常会对劳动者的岗位和薪水进行调整。


这种调整是用人单位内部的一种正常管理机制,本质上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利。虽然法律保护和承认用人单位有一定程度的用工自主权,允许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劳动者进行调岗。


但是这种自主权也不是无限制的,并不可以任意行使。


在实际用工情况中,调岗调薪已成为劳动争议高发地带,以下为调岗调薪纠纷九大常见问题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用人单位作出调岗决定

劳动者是否应无条件服从?


工作岗位通常决定了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在劳动合同缔约当初,劳动者即把工作岗位的名称、内容等作为决定“是否签约”的重要依据,在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从缔约当初的“平等”地位转化为身份上的“隶属关系”,这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使劳动者一方相对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劳动法将单位变更劳动合同的权利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劳动合同的变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这意味着,在劳动合同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调整岗位作为合同变更的重要内容,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


  • 双方协商一致;

  • 采取书面形式。


二者缺一不可,用人单位若没有经过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劳动者有权拒绝,劳动合同应当按原约定继续履行。


劳动者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

能不能随意调岗?



不胜任工作是用人单位调岗的常见理由。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本条间接规定了在劳动者不胜任现有岗位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有单方调岗的权利。


但该权利也不是不受任何约束的,用人单位在操作不胜任调岗时应当把握:




1.用人单位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即该劳动者确实不能按照单位的要求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岗位人员的工作量(在实践当中需要以“岗位说明书”“目标责任书”等文件予以佐证);



2.调整后的岗位应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技能相适应,保持一定的合理性。




劳动者不服从调岗拒不到岗

能不能认定为旷工?



由于调岗往往涉及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譬如薪酬标准),所以往往会受到劳动者的抵制,有的是明确表示拒绝,在单位态度也比较强硬的情况下,一些劳动者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以调岗不合理为由拒绝上班”。


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否以“旷工”之名对劳动者进行纪律处分或者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首先,以旷工之名行使合同解除权需要基于两个重要前提:




1.岗位调整是合法合理的,有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假如岗位调整不具备合理性,其纪律处分也就失去了先行的依据。



2.劳动者的行为属于“旷工”。旷工一般是指:除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无法履行请假手续情况外,劳动者不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又不按时上、下班。



所以,对于劳动者不服从调岗,用人单位应当注意掌握调岗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同时不急于作出处分决定,在双方处于争议状态(特别是劳动者已申请仲裁)的情况下,单方的处分行为往往会被认定无效。


保密协议规定涉密人员合同终止

解除前公司有权调岗是否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保密条款的内容当属于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范畴,如果合同中约定掌握商业秘密的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前一段时间内,公司有权调整其岗位,这样的约定对合同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劳动者一方必须履行。


另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这也为合同约定保密调岗事项提供了法律依据。



不能胜任工作的调岗

能不能同时调薪?



用人单位调岗的目的之一就是合理地调整薪酬,否则对单位而言,调整岗位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的情形,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合理调岗的权利,但用人单位调岗的同时是否可以调整劳动者的薪酬呢?


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劳动报酬也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其数额的变更是否需要经过协商一致才能生效?如果劳动者同意调岗但不同意调薪怎么办?调岗是否意味着必然调薪?


岗位管理包含岗位的薪酬管理,岗位异动也往往伴随着岗位报酬标准的变动,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不胜任的前提下可调岗,其让渡的应当是完整的岗位管理权,该权利包括履行新的岗位薪酬标准、新的考核办法等。


劳动者因不胜任原工作而被调整到新的岗位,其薪酬应当根据新岗位的标准确定,否则有违“同工同酬”的基本立法思想。


但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用人单位调薪权利的滥用,在调薪操作时应当基于以下前提:




1.有明确的岗位职系和薪酬对应标准。若无制度规定和合同约定,调岗后的薪酬标准应当协商确定,而不能由用人单位单方确定。



2.与员工书面确定新的岗位与报酬标准。




实行岗位聘任制的用人单位

调岗能不能随意进行?



岗聘分离原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管理举措,目的是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发挥员工积极性,通常在聘用合同中不明确规定岗位,仅约定“以岗位聘任书”为准。


相比较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工作岗位的单位而言,实行岗聘分离的单位将约定内容转化为规定内容即把岗位的确认权收归单位,这样的做法并不违法,也当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管理权的范畴,员工既认可岗位通过聘任书确定,应当参照执行。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那些实行岗聘分离的用人单位,其单方调岗的行为就不受任何限制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用人单位实行岗聘分离当以有明确的岗位竞聘、聘任标准、待岗管理办法为前提,若没有这些铺垫,仅仅单方发布聘任书来随意调整岗位,极有可能造成劳动者一方利益的损失。


在没有任何制度铺垫的前提下,第一份岗位聘任书应当视为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经协商一致不得改换工作岗位。




部门取消能不能成为

用人单位单方调岗的合法理由?



《劳动合同法》规定,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依此规定,许多用人单位认为,部门取消所导致的岗位消失,应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单位不仅可以调岗还可以解除合同,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呢?


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规定,所谓的“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并且排除“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形。


由此可见,客观情况的界定应以“非主观因素”为标准。


关于部门取消,应根据取消之原因界定,如企业合并、分立等,此类情形非企业主观方面原因造成,取消当属客观情况;而若是管理层单方决定取消部门,则应当理解为“企业自主管理”范畴,不属于客观情况。




再次录用的劳动者

调岗后能不能重新约定试用期?



劳动者离职后重回原用人单位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在流动率比较高的餐饮、服装、零售业等,对于同一劳动者第二次进同一家企业,用人单位在调整工作岗位后可否约定试用期呢?


参考《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的规定,“试用期”适用于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劳动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


另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的规定,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


因此,员工二次入职要区分两种情况:




1. 对于重新入职但从事原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再设试用期;



2. 对于重新入职但从事他种岗位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合同期限再行约定试用期。



但是,《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这从根本上限制了用人单位重复约定试用期的行为,即便对于岗位有所调整的重新录用行为,试用期约定仍被禁止,这与原先的规定相比更为严格。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12 - 08
近日有HR后台留言说他们公司有个员工打算离职但又不主动提出,每天迟到早退、上班时间打游戏、逛淘宝,无所事事,就想让公司主动辞退他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金。现在用人部门领导因该员工消极工作要求人力资源部赶紧办理辞退手续,并且招聘新人接替他的工作。倘若如他所愿,公司辞退补偿,会形成不好的工作风气,让其他员工认为如果想离职那就消极怠工等着拿补偿金走人就可以了,但如果不辞退该员工,不但影响整体工作,也会把这些负面情绪传染给其他员工,所以现在进退两难。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01 搞清楚概念不是公司辞退员工都需要支付补偿金。根据《劳动法》38、39条规定:若是员工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即使是三期女职工,一样可以辞退并且不用支付补偿。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能随性而定,须依法建立。因此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是一件重要的事,且从根本上有效执行,任何人不得违反,从而对员工各项违纪行为防患...
2023 - 12 - 07
随着市场的变化,新型用工方式越来越被企业所接纳,尤其是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外包服务这两种新型用工方式。但是,很多人不能明确地区分劳务派遣、岗位外包的区别。01 相关概念区分一、劳务派遣是企业以经营方式将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劳务派遣是指企业(劳务派遣单位)以经营方式将招用的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直接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用工形式。主要特征包括:由劳务派遣单位招用劳动者, 并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但与被派遣劳动者不建立劳动关系,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受用工单位的指挥管理。提醒: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
2023 - 12 - 06
企业运营能力是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社会创造财富,它可以用来评价企业对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企业发展中,企业运营能力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运营能力真正反映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营运能力强的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优势,获得更加有利的条件,进而保障企业具备更好运营能力,企业管理者更应该进行运营能力的分析,以便更加及时地了解并掌握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衡量企业运营能力的指标主要表现在的四个方面:盈利能力分析1.销售净利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 X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2.资产净利率= (净利润/总资产) X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3.权益净利率= (净利润/股东权益) X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4.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资产总额X100%;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虽。5.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营业收...
2023 - 12 - 05
| 政策法规汇总 |01 关于优化调整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的公告(2023年第31号)发文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政策背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2023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决定对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进行优化调整,制定了《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2023版)》,现予以公告。2017年发布的《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工信部联运行〔2017〕236号)同时废止。下一步,目录清单将根据涉企保证金项目改革发展变化实施动态调整。02 关于组织实施《北京市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贴息及担保费补助实施细则(2023年修订版)》的补充通知发文单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 北京市财政局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支持内容:为拓宽首次贷款登记渠道,进...
关闭窗口】【打印
请您留言
立即咨询
京易择人力服务公众号
京易择企业服务公众号
联系热线:010-53326757
公司邮箱:easy002@jingeasy.com.cn
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诺德中心
Copyright ©2019 - 2021 博亚信达企业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