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热线:
4006-971-972
010-56902061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Tel:
400-803-2671
Web:
www.jingeasy.com.cn
Email:
easy002@jingeasy.com.cn
推荐新闻 / NEWS More

“离职把工资告诉同事”冲上热搜:别让“薪资保密”变成不公待遇的遮羞布!

日期: 2023-06-25
浏览次数: 1

昨天,一位博主 #离职时我把工资告诉了同事# 的发帖,被顶到热搜第一,引发网友们激烈讨论。



据博主帖子显示:入职时领导让工资保密,但当事人在工作了一两周后觉得不合适,走的时候与同事闲聊,得知工资被故意压低,心中愤愤不平,因此“赌气”把工资告诉了同事,问这是不是没有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网友们的心声。





“要是我就故意说高,都要走了看我不挑点事儿。”


“我恨不得把微信昵称都改成薪资。”


“纯搞笑,一群廉价劳动力还通过工资保密提升优越感。”



暂且抛开法律角度不说,单从员工真实情感看,大家显然不会对薪资真正保密。所以,盛行公司的“密薪制”真的有用吗?


职场上,工资是员工最为敏感的话题,关系到工作积极性、同事和睦及团队稳定性等。为此很多公司实行“密薪制”,要求大家不能相互打听和讨论。殊不知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工资保密不是靠捂住的,只有量身设计合理且公平的薪酬制度,才能真正消除其后患。


公司“密薪制”

对工资保密不过是扬汤止沸



之前曾在某脉上看过一个网友,因薪酬不公选择离职。


同样是工厂测试岗员工,出勤率和加班时间都一样,可发工资后网友和同事讨论才知道,原来她竟比另一个同事少拿了两百多块钱。于是去问原因,班长说不知情,当事主管也调走了,最后网友因觉得不公平辞职了。


一样的岗位,干了一样多的活,为什么别人工资就比我高?我觉得是谁碰到这种情况都气不过,因为遭受了不公平待遇。而这种不公平,如果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还好,可一旦得知就一定会去讨说法。


公司规定员工要薪资保密,可谁又能真正挡住大家私底下议论呢?毕竟“窥探欲”,是每个人都会有的。


另据猎聘网一个调查显示:对于薪资保密制度,49%的人认为应该公开,45%的人赞同保密,还有6%的人觉得无所谓。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赞同“密薪制”,而这种情况再加上好奇心驱使,相互讨论和打听,不很稀松平常吗?


正所谓:捂得住表面,却压制不住内心。公司“密薪制”不会真正起到保密效果,约定背后是治标不治本,看似表面平静和谐,实则不过是扬汤止沸。




打破“禁果效应”

才能消除薪酬保密的后顾之忧



越是掩盖某一信息,就越容易引起别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进而促使人利用一切渠道获取被隐藏的真相。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


去年,我一个汽销公司做展厅经理的朋友,就做了一回这个效应的践行者。


当时,他和另一个同事都是领导的左膀右臂,平时工作争风吃醋。虽以能力论薪酬,但彼此并不知晓。可越是这样,朋友就越想知道对方到底发了多少年终奖。之后,他通过“攻克”财务同事得知真相,去找领导闹意见。最终,领导明白工资保密“不靠谱”,就公开了明确的核算制度。自此,朋友和同事的关系竟有了改善。


俄罗斯有句著名的谚语:“禁果格外甜。”


尤其是公司同等职级、能力不分伯仲的人,公司越是不公开薪酬制度,相互间就越是猜忌,就越是想方设法得知,这不仅不利于和睦,更可能出现明争暗斗。不得不说,单方面禁止和掩饰所造成的逆反现象,对公司的管理和发展是种杀伤力。


做到光明磊落,才不惧东窗事发。公司只有敢于打破“禁果效应”,制定相对公平合理且公开透明的薪酬制度,才能真正消除其后顾之忧。




秉承三个原则

破解薪酬不公带来的负面隐患



1、禁忌老板“君主制”的口头式约定


很多中小型公司没有完善的薪酬体系,谁的岗位工资多少、多久涨薪及涨薪幅度多少,全靠老板的主观评断。


曾在知乎上看过网友@ivydurong分享的一段经历。


网友在一家私人设计院待了四年,公司福利不错,像节假福利、生日、旅游等都有,可最终提到离职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因为没有成型的薪资制度,比如要不要根据工龄、学历等确定工资,根据业绩确定年终奖之类,全凭老板心情。


老板对谁印象好,工资就定得高;对谁评价低,年终奖就少。像这种没有标准的利益分配,任谁心里都不会踏实,说不定最后就因看不清目标灯塔而放弃。


所以,老板“君主制”的口头式工资约定,实则是将人才推了出去,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才是稳健发展的必经之路。


2、公开与合理是薪酬设计的王道


前面我们提到,虽然公司实行了“密薪制”,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工资保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一下“反其道而行之”呢?毕竟顺应人性,会大大提高成功几率。


当然,想要做到薪酬公开透明的前提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比如根据部门性质、工作职级、岗位价值及任务量评估等,本着“酬责结合、全面衡量、激发动力”的原则制定。


可如果薪酬制定不合理,就会出现部门与部门、同事与同事之间相互攀比,产生工作矛盾,从而影响公司整体发展。


薪酬制度的设计,公开是为了打消员工心中疑虑,更专注工作;合理是为体现“能者多劳”,避免同事心理失衡。所以二者的有效结合,就是薪酬设计的王道。


3、确保功臣员工之心不被伤


公司虽然制定了科学规范的薪酬制度,但百密却难免一疏,就比如有员工“意外”给公司做了一定贡献,却很难在薪酬制度之内找到合适的奖励。


对于这种情况,公司可以采取“明奖”或“暗给”的方式体现。“明奖”,可以是年终大会时设置一个类似“特殊贡献”的奖项;而“暗给”,像我之前所在的一家公司,就是老板私下里给红包,表示嘉奖或感谢。


明有明的给法,但要注意理由充分、实至名归;而如果是领导私下里给,那么只要双方做好保密工作,就不会出问题。总之最终的目的是,确保功臣员工之心不被伤,否则以后,谁还会傻傻地为公司卖力呢?


结尾


网上有一个关于 #同事问起工资,你会照实说吗# 的投票,某时间段的统计结果:票数最高的答案是“会,没什么好隐瞒的”,占约55%,另外,其他三个选项一共占约45%。


所以你看,关于薪资保密这个问题,“捂”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因为大部分人从内心就不赞同“密薪制”。而作为公司,也会发现其中隐藏着诸多问题,至于下一步怎么做,相信每个公司都会有自身的考量。





相关新闻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8 - 29
最近,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最新的通知,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有了新的规定。 其中:北京:受灾情影响较大、导致急需大额资金支出的缴存职工,可全额提取本人账户内住房公积金余额;深圳:拟将提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至月缴存额的80%;海南: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具体情况如何?赶紧一起来看看~北京这些职工,可全额提取住房公积金8月7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帮扶救助受灾企业及缴存职工给予阶段性支持措施的通知》,阶段性支持措施执行至2023年12月31日。政策原文:http://gjj.beijing.gov.cn/web/zwgk61/_300587/_300704/zfgjjzhzc/436178035/index.html  《通知》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重点:  一、部分员工可全额提取住房公积金余额其中强调,受灾情影响较...
2023 - 08 - 28
政策法规汇总 国家级   01 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证监会关于延续实施创业投资企业个人合伙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2023年第24号)  发文单位:财政部 税务总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证监会适用对象:创投企业可以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或者按创投企业年度所得整体核算两种方式之一,对其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创投企业的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本公告所称创投企业,是指符合《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令第39号)或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5号)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基金)的有关规定,并按照上述规定完成备案且规范运作的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基金)。  02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科〔2023〕118号)...
2023 - 08 - 21
政策法规汇总 国家级   0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国发〔2023〕11号)  发文单位:国务院支持措施:一是继续办好“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活动。下半年,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投资中国年”活动也将更加精彩;9月份还有两场重磅活动,一是在北京召开服务贸易博览会期间,商务部会举办服务业扩大开放专场推介会;二是在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商务部会举办“投资中国年”的主旨论坛暨福建专场推介。之后在11月上海举办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投资中国年”峰会、自贸试验区专场推介等一系列活动。二是统筹外商投资促进资源。商务部将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用好各类经贸展会、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等载体平台,为各地招商引资提供支撑,引导地方持续有力有序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三是优化外商投资促进方式。指导地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2023 - 08 - 15
重庆市劳务派遣规范用工指引为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引导用工单位依法依规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依法依规开展劳务派遣经营活动,推进劳务派遣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维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劳务派遣规范用工指引,供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参考。  用工单位  (一)劳务派遣适用岗位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
关闭窗口】【打印
京易择服务号二维码
京易择订阅号二维码
联系热线:010-53326757
公司邮箱:easy002@jingeasy.com.cn
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诺德中心
Copyright ©2019 - 2021 博亚信达企业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